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如何申报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可以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研发、试验、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项目,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接下来华夏泰科为您介绍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如何申报。
一、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条件
(一)项目承担单位为已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含建筑业)的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未被纳入失信惩戒主体名单、经营异常名录或其他失信主体名单(可提供无违法违规证明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为重要佐证材料),近三年在专项审计、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方面未出现严重违法违规情况。
(二)项目应于2021年1月1日以后开始实施,已完成并取得成效。项目实施地需在广东省内。
(三)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单个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原则上不低于500万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包括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单个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原则上不低于250万元。
(四)项目应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开展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珠三角地区单个项目申请相关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原则上不少于3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单个项目申请相关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原则上不少于2件。
(五)项目及相关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未获得过省财政资金支持。
(六)同一申报主体同一年度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二、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支持方式
(一)省财政资金采取事后奖补方式,择优支持企业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研发试验、检验检测、中试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
(二)省财政资金奖补比例不超过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的40%。
(三)珠三角地区单个项目获得资金原则上不少于200万元、不超过800万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单个项目获得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不超过800万元。
(四)各地可结合实际将年度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运用到入库排序中,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支持2023年度评价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以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企业、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等。
三、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注意事项
(一)明确申报条件
在申报前,企业需确保自身符合申报条件。这通常包括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方面的要求。企业应仔细研究相关文件,确保自身资格符合要求。
(二)准备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的准备是申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企业需要按照要求准备详尽的申报材料,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等。同时,所有证明材料需按顺序与填报列表清单一一对应,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注意申报时间
申报时间通常会有严格的规定,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通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申报。逾期提交的材料将不予受理,因此企业应提前规划好申报进度,避免错过申报时机。
(四)注意项目实施的区域限制
项目实施地需在广东省境内,且不同地区的项目购置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总额有不同的要求。企业应确保项目符合所在地区的具体要求。
(五)关注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
项目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并申请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企业应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确保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六)注意财务和信用状况
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也是申报的重要考量因素。企业应确保自身财务状况良好,无严重失信行为,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七)避免重复申报和违规操作
企业应确保同一项目未获得过其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避免重复申报。同时,在申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进行任何违规操作,如提供虚假材料、串通评审等。
以上就是华夏泰科对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如何申报的全部介绍。成功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企业将获得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有助于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如需申报服务,华夏泰科17年专业办理项目申报,专业的申报团队为企业撰写高质量申报材料,确保申报成功率,上万家成功案例值得信赖,欢迎咨询华夏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