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7180家|2024年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申报
2024年1月22日下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京津冀协同发展、繁荣发展首都文化、优化营商环境、“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方面重点内容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跟随华夏泰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专精特新发展的相关事项吧~
一、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概况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95家,“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150家专精特新企业已在境内外上市,合计市值超万亿。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呈现“高精尖,高成长、高质量、科技创新强、独门绝技强”的“三高两强”发展特征。
从区域维度看,超五成企业分布在海淀、朝阳和经开区。从行业维度看,超八成企业集聚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以及制造业。
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
历经多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产业提升的生力军。当前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呈现“三高两强”特征。“三高”指高精尖:超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高成长:超六成营业收入增长率高于10%;高质量:北京市今年A股上市企业中,超五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两强”指科技创新强:超四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5%以上;独门绝技强: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
三、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前景看起来相当广阔。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以全周期、立体化方式打造专精特新首善之都。北京市还计划将围绕断点、堵点细化靶向培育机制,聚焦补链、固链、强链、延链,深入挖掘培育高价值企业。
此外,北京市将优化梯度培育体系,全面梳理产业链分布,同时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与难点,出台一揽子专属政策。在融资方面,会同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等开展“挂牌上市绿色通道”专项服务,加速企业挂牌上市进程。
另外,北京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这些都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机遇。
四、北京市专精特新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二)申报材料
(1)创新型中小企业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
2、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或“四下”企业基本情况表
3、最新一期社保证明
4、近3年国家、省级科技奖励证书
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证书
6、国家、省级研发机构证明
7、近三年新增股权融资证明(验资报告、增资协议、银行到账凭证)
8、2022、2023年度审计报告(备案)
9、知识产权证书
10、承诺书
(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
2、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101-1表)或“四下”企业基本情况表(111表)
3、最新一期社保证明
4、2021、2022、2023年度审计报告(备案)
5、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证明(验资报告、增资协议、支付凭证)
6、国家、省级科技奖励证书
7、“创客中国”获奖证书
8、主导产品核心技术实力证明
9、研发人员名单
10、服务重点龙头企业合同1-2份
11、数字化水平自测截图
12、国家、省级质量奖励证书
13、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4、商标及产品销售合同1-2份
15、制修订标准证明材料
16、挂牌上市证明材料
17、近3年首台套产品认定证书、新技术新产品认定证书
18、“首台套”“首批次”“首流片”政策支持证明材料
19、发达国家、地区产品认证证书
20、知识产权证书
21、研发机构授牌
22、承诺书
(三)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
2、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
3、最新一期社保证明
4、2021、2022、2023年度审计报告(备案)
5、上年度营收5000万以下提供: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证明(验资报告、增资协议、支付凭证)
6、权威机构出具的上年度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证明
7、Ⅰ类知识产权证书
8、上年度营收5000万元以下提供:近2年社保证明、近2年在职研发人员名单
9、质量管理体系认定证书
10、发达国家、地区产品认证证书
11、研发机构证明(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12、信息系统(采购协议、系统截图)
13、商标、产品收入合同
14、国内外知名企业销售合同,主导产品销售合同(前三名),主导产品核心技术实力证明
15、国家科技奖励证书
16、近3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名单、获奖证书
五、会议重点指出
近年来,北京市围绕“培育、服务、提升”三个方面,全周期、立体化打造专精特新首善之都。
一是构建培育体系:
夯实梯度发展“金字塔”。我们坚持“强增量、稳存量”,按照敞口申报、线上办理、季度评审、达标即享的原则,最大范围地吸纳优质中小企业入群归队。构筑“蓄水池”,发掘“潜力股”,培养“尖子生”,建立滚动发展、靶向培育机制,不断完善“金字塔型”梯度培育格局。相比2021年末,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5374家,增长了近3倍(297%);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新增538家,增长了超2倍(209%)。
二是优化服务体系:
打造营商环境“模范城”。我们坚持“强服务、创品牌”,出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等一揽子专属政策,围绕创新、融资、上市、人才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成长。同时,构建“市-区-示范平台基地-专精特新服务站”四级服务网络,充分释放多级协同服务的倍增效应,撬动激活全社会资源,丰富专精特新惠企服务“工具箱”。线上,我们搭建政策集成服务平台,归集惠企政策2.7万条,上线2600款服务产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近5000家次;线下,已推进建设163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1家示范基地、30家专精特新服务站,集聚800余家专业服务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三是强化提升体系:
培育创新发展“排头兵”。我们坚持“强赋能、提质效”,加强与龙头企业、高校、交易所、媒体、银行等各类市场主体的联动协作,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痛点,不断完善产业、研发、资本、宣传、信贷等全要素资源保障体系,助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推进“融通入链”行动,92家专精特新企业、28家“小巨人”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实施“挂牌倍增”行动,全国首批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助力北京中科仙络公司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绿色通道”审查机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开展“千亿畅融”行动,“专精特新贷”产品惠及企业超4000家,落地融资金额超1600亿元,节约融资成本超5亿元;启动“数智转型”行动,支持551家专精特新企业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水平,发挥示范效应,推动昌平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落地“品牌点亮”行动,通过北京卫视搭建“专精特新研究院”宣传平台,传递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累计揽获全网热搜176个,全网视频播放量超6亿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次。
下一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贵、上市难、人才少等核心问题,在政策制定上下功夫,在培育发展上抓实效,在服务质效上求结果,拿出更大的力度,汇聚更多的资源,全力推动实现2024年本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超一万家,营收规模超一万亿的年度目标。
华夏泰科作为北京市的本土企业,同时也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一员,不仅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以自身申报经验和资源优势帮助科技领域内的企业申报政府项目资质,致力于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长远利益。走专精特新道路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不断公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也成为梯度培育体系的一个个希望,不断扩大专精特新企业的行列。计划申报的企业快来联系华夏泰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