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和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终于确定啦!从数量上看,此次共通过认定和复核的共3654+1078家企业。截止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到2025年培育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目标已提前并超额完成。接下来,就跟随华夏泰科的脚步,看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域分布情况吧。
一、五个批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10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包括第一批155家;第二批复核1078家;第三批2930家;第四批4328家;第五批3654家。
2023年截止到7月份,“小巨人”企业的营收利润率比规上中小企业高了5.5个百分点,“小巨人”企业7月份的用电量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从上市情况来看,截至七月底,已有超过16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市场登场,占A股上市企业的比例超过30%。在A股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60%,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些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充分展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
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通过率情况
从2021-2023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通过率情况来看,2021年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过率36.63%。之后由于《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各地明确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标准并且降低了申报条件。2022年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推荐12000家,相比上一年增加近50%,而申报通过率也几乎与上一批次持平。但第五批推荐1.7万家,只通过3793家,通过率创下历史新低。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企业数量不断递增,但成功认定的企业却有所下降。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专精特新资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认定难度也随之加大。对于各项指标的审查和评分标准更加严苛。未来,随着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认定管理体系不断成熟,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报难度很有可能再上高度。
三、2023年第五批和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情况
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提前超额完成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目标。看似可观数据,但是今年(2023年)的通过率却创历史新低。第五批申报的省市中除江苏、广东、深圳外,其他省市与第四批相比公示数量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
首先从第五批认定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依然集中分布在江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江苏、广东(广东+深圳)、浙江分别以795家、658家、384家位居前三甲。在排名中我们不得不注意到深圳市,这个凭借310家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的城市,在全国的排名中位列前五。超过北京、苏州、上海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并超过山东省全省增量。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可见一斑。
那么从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来看,总体减少了17家企业。广东、厦门减少最多。
华夏泰科再次提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报难度巨大,申报准备周期较长,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成功取得资质后,应注意申报后期的资料填报和递交。否则很容易失去辛苦得来的资质。比如注意:有效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应在每年4月30日前通过培育平台更新企业信息;企业如发生更名、合并、重组、跨省迁移、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等与评价认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应在发生变化后的3个月内填写报告表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更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这些企业,以独特的经营理念、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不断推动着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崭露头角,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华夏泰科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员,在专注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更积极助力上万家企业获得相关政府项目资金,从而实现稳健发展。有计划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可联系华夏泰科做进一步了解。